相关链接
Copyright © 中山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69号
2025-02-21
在计划前往中山荣业腊味文化体验馆游玩之前,有一些关键事项需要提前知晓。由于馆内接待能力有限,为确保游客有良好的参观体验,需提前预约,预约电话是 18028324723 ,联系人是梁小姐,体验馆地址为中山市黄圃镇鳌山村观仙北路 9 号。
若你想体验腊肠制作这一特色项目,需注意只接受 12 - 15 组的团队预约体验,且腊肠制作是收费项目,每组收费 48 元。所以,如果是个人游玩或者团队人数不符合要求,可能无法参与腊肠制作体验,但仍可免费参观文化馆,了解黄圃腊味的历史文化。在预约时,建议提前确定好游玩日期和时间,清晰告知工作人员同行人数以及是否有体验腊肠制作的需求,以便对方做好安排。
当你来到中山市黄圃镇鳌山村观仙北路 9 号,便能看到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这就是荣业腊味文化体验馆。它的外观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风格,既有岭南建筑的古朴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约大气 ,让人一眼望去,便被它独特的魅力所吸引。走进体验馆,一股浓郁的腊味香气扑面而来,瞬间勾起你的味蕾和好奇心。馆内的装修风格充满了浓浓的腊味文化氛围,墙壁上挂满了各种与腊味制作、发展相关的老照片和历史资料,仿佛在诉说着黄圃腊味的百年故事 。馆内的灯光布置也恰到好处,柔和的光线打在摆放整齐的腊味展品上,让这些腊味看起来更加诱人,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踏入馆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腊味的起源时代。黄圃腊味的故事,要从清光绪年间说起。1886 年的一个冬日,天气异常寒冷,黄圃的卖粥档主王洪准备的肉料猪肉、猪肝、粉肠无人问津 。为了不浪费食材,他用盐、糖、酱油等调料将肉料腌制起来。由于连日阴雨,他又突发奇想,将粉肠掰衣,把猪肉切粒,塞进肠衣,用水草分截绑好。待天晴后,经过数天的风吹日晒,这些腌制的肉品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且耐储藏。王洪看到了商机,继续如法炮制,并设档出售,因其外形如猪肠,便被命名为腊肠。腊肠独特的风味和耐储特性,使其名声大噪,供不应求,黄圃人也纷纷开始仿制。后来,人们又依照腌制腊肠的方法,用五花肉制成了腊肉,从此开启了黄圃腊味的辉煌篇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圃腊味不断发展,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湛,逐渐成为广式腊味的典型代表,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
荣业腊味在黄圃腊味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传承故事,是一部充满奋斗与创新的传奇。荣业腊味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创始人王添福得到一腊味秘方,其制作出的腊味风味独特,于是开坊售卖,逐渐在当地崭露头角。此后,荣业腊味历经四代传承,从最初的家庭作坊,逐步发展成为如今的大型企业 。第二代传人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配方,提升腊味的品质;第三代传人叶纯钊和王全广在八十年代初期,凭借手工完成腊味制作,后又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第四代传人王显韬于 2009 年正式进入家族产业,他不仅传承了家族的传统技艺,还积极开拓创新,推出了新的零食产品品牌 “匠王” 和 “狂客”,并拓展了预制菜业务,为连锁餐饮品牌提供定制化的预制肉产品,针对 C 端消费者开发预制菜新品 。他还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让荣业腊味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在王显韬的带领下,荣业腊味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黄圃腊味的佼佼者。
馆内精心还原了旧时光里的腊味铺子,让游客仿佛置身于过去的岁月。踏入这个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店铺装修,木质的货架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腊味,有色泽红亮的腊肠、肥瘦相间的腊肉、香气扑鼻的腊鸭等 ,让人垂涎欲滴。店铺的伙计热情地招呼着 “顾客”,为他们介绍各种腊味的特点和吃法。墙壁上张贴着泛黄的海报和广告,展示着当年腊味的宣传方式。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传统的秤砣、算盘等工具,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商业氛围。旁边还摆放着一些老照片,记录了黄圃腊味的发展历程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腊味文化在当地的重要地位。通过这些场景的重现,你不仅能了解腊味的销售历史,还能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腊味制作工艺是荣业腊味文化体验馆的核心展示内容之一,这里全面展示了传统手工制作与现代机械化生产的过程,让游客深入了解腊味背后的奥秘。传统手工制作腊味,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首先是原料处理,选用新鲜的猪肉,最好是猪后腿肉,因为其肉质紧实,口感香醇 。将猪肉切成均匀的肉粒,这个过程需要手工操作,以保证肉粒的大小和形状一致,从而确保腊味的口感。接着是腌制环节,用天然生晒的酿造酱油、盐、糖、酒等调料,按照一定的比例与肉粒充分搅拌,让调料充分渗透到肉中,赋予腊味独特的风味。腌制的时间和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把控。腌制完成后,便是灌肠环节,将腌制好的肉粒灌入猪小肠的肠衣内,再用水草分截绑好,形成一节节的腊肠 。这一步需要技巧和耐心,以保证腊肠的粗细均匀,没有气泡。最后是晾晒和烘烤,传统的晾晒需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让腊肠在自然环境中慢慢脱水,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周 。而烘烤则是在烘房中进行,烘房的温度和湿度需要严格控制,师傅们凭借多年的经验,通过观察腊肠的颜色和收缩情况,调整烘房的参数,确保腊肠的色香味俱全。这个过程中,“抢色” 是关键的一环,掌握好烘房的湿度和时间,才能制作出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腊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机械化生产在腊味制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体验馆的现代化生产展示区,你可以看到先进的机械设备,如自动化的切肉机、灌肠机、烘干机等 。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标准化和一致性。机械化切割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猪肉切成均匀的肉粒,灌肠机能够快速、准确地将肉粒灌入肠衣,烘干机则可以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缩短烘干时间,同时保证腊味的质量 。然而,现代机械化生产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手工制作,荣业腊味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保留传统腊味的独特风味,同时满足市场对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在参观过程中,你可以看到传统手工制作和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对比展示,更加直观地了解腊味制作工艺的发展和演变。
在荣业腊味文化体验馆,最令人期待的环节当属动手制作腊肠了。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手工体验,更是一次深入了解腊味制作工艺的难得机会。
当你来到腊肠制作体验区,工作人员会热情地为你介绍制作所需的工具和食材。制作腊肠的主要原料是新鲜的猪肉,通常选用肥瘦比例为 3:7 的猪后腿肉,这样制作出来的腊肠口感最佳,既有瘦肉的紧实嚼劲,又有肥肉的香醇滋润 。搭配的调料有天然生晒的酿造酱油、盐、糖、酒等,这些调料不仅能为腊肠增添独特的风味,还在腌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还需要准备猪小肠的肠衣、水草、麻绳、漏斗、针板等工具 。
在正式开始制作前,荣业腊味的师傅会亲自示范整个制作过程,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是灌肠环节,将猪肠衣套在漏斗上,然后把腌制好的肉馅倒入漏斗中。这时候,需要用手盖住漏斗口,运用巧力将肉馅向下挤压,使其顺着漏斗缓缓灌入肠衣内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用力过猛,肉馅可能会溢出;用力过轻,又难以将肉馅填满肠衣 。而且,要时刻注意控制肠衣内肉馅的松紧程度,太松会影响腊肠的成型和口感,太紧则可能导致肠衣破裂 。在灌肠过程中,你可以和同行的伙伴相互协作,一个人负责灌馅,另一个人负责扶住肠衣,确保整个过程顺利进行 。
完成灌肠后,接下来是针板扎孔。用针板在灌好肉馅的腊肠上扎孔,这一步的目的是排出肠衣内的空气和水分,防止肉馅在后续的晾晒或烘烤过程中变质 。扎孔时要注意均匀分布,确保空气和水分能够充分排出。扎完孔后,就到了扎草分段的环节,用水草将腊肠按照一定的长度进行分段绑扎,每段长度大约在 15 - 20 厘米左右 。绑扎时要系紧水草,防止腊肠在晾晒过程中散开 。最后,用麻绳将扎好段的腊肠串起来,方便悬挂晾晒 。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团队协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可以分工合作,有人负责准备食材和工具,有人专注于灌肠,有人负责扎孔和扎草分段,有人则负责悬挂腊肠 。在协作过程中,相互交流经验和技巧,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比如,当发现肠衣内有气泡时,一起想办法将气泡挤出;当遇到肉馅填充不均匀时,共同探讨如何调整灌馅的力度和速度 。通过团队协作,不仅能提高制作效率,还能让整个体验过程更加有趣和难忘 。
当你亲手完成腊肠的制作,将其悬挂起来的那一刻,心中会涌起一股满满的成就感 。看着自己制作的腊肠,想象着它在经过晾晒和烘烤后,变成色泽红亮、香气四溢的美味,那种期待和喜悦难以言表 。而且,你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腊肠带回家,与家人朋友分享这份独特的美食,让他们也能品尝到你亲手制作的美味,感受荣业腊味文化的魅力 。
在荣业腊味文化体验馆,你不仅能了解腊味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还能品尝到各种美味的腊味产品,让你的味蕾沉浸在一场腊味美食的盛宴中 。
广式腊肠是馆内的明星产品之一,它以独特的风味闻名遐迩。广式腊肠色泽红亮,外形细长,宛如一根根精致的小棒。其口感醇厚,甜咸适中,瘦肉紧实有嚼劲,肥肉香醇不腻,还带有淡淡的酒香 。这种独特的风味源于其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精心调配的调料 。在制作时,选用新鲜的猪后腿肉,切成均匀的肉粒,加入天然生晒的酿造酱油、盐、糖、酒等调料进行腌制 。其中,糖的用量恰到好处,赋予了腊肠独特的甜味,与其他调料相互融合,形成了广式腊肠独特的风味 。而且,广式腊肠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最简单的就是蒸熟后直接切片食用,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腊肠的原汁原味 。你还可以将其与米饭一起蒸煮,制作成美味的腊肠煲仔饭,腊肠的油脂和香味渗透到每一粒米饭中,让米饭也变得香气四溢 。此外,腊肠还可以用来炒菜,比如腊肠炒蒜苔、腊肠炒荷兰豆等,腊肠的醇厚香味与蔬菜的清新爽口相互搭配,营养又美味 。
除了广式腊肠,馆内的腊肉也不容错过。腊肉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腌制、晾晒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其肉质紧实,纹理清晰,表面呈现出诱人的暗红色 。腊肉的味道浓郁,咸香可口,肥而不腻,瘦肉部分嚼劲十足,肥肉部分入口即化 。在制作过程中,选用优质的天然生晒的酿造酱油和其他调料,让每一块腊肉都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 。而且,晾晒的过程也十分关键,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通风条件,使得腊肉在脱水的同时,形成独特的风味 。食用腊肉时,可以先将其蒸熟,然后切成薄片,直接食用,感受其原汁原味的咸香 。也可以将腊肉与其他食材搭配烹饪,如腊肉炒香干、腊肉炒青菜等,腊肉的香味能为其他食材增添独特的风味 。还可以用腊肉来炖汤,比如腊肉萝卜汤、腊肉冬瓜汤等,腊肉的醇厚汤汁与蔬菜的清甜相互融合,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
腊鸭也是馆内的特色腊味之一。它选用新鲜的鸭子,经过腌制、晾晒等工序,制成了风味独特的腊鸭 。腊鸭的外观色泽金黄,表皮油亮,鸭肉紧实 。其味道浓郁,腊香十足,带有淡淡的咸鲜味 。在制作过程中,选用多种香料和调料进行腌制,让鸭子充分吸收香料的香味,同时去除鸭肉的腥味 。晾晒的时间和环境也经过精心控制,使得腊鸭的口感和风味达到最佳 。腊鸭的食用方法丰富多样,可以清蒸,将腊鸭切成块状,放入蒸锅中蒸熟,保留其原汁原味的腊香 。也可以用来煲汤,如腊鸭莲藕汤、腊鸭冬瓜汤等,腊鸭的香味融入汤中,使得汤汁浓郁鲜美 。还可以将腊鸭切成小块,与蒜苗、辣椒等一起炒制,做成蒜苗炒腊鸭、麻辣腊鸭等,口感香辣可口,下酒又下饭 。
在荣业腊味文化体验馆,你可以购买到这些新鲜制作的腊味产品,无论是自己品尝,还是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些腊味不仅是美食,更是黄圃腊味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
游玩荣业腊味文化体验馆后,周边还有不少值得一去的景点,能让你的黄圃之行更加充实。
鳌山村古迹群不容错过,它所在的鳌山村是黄圃镇历史最为悠久、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文明古村,先后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还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这里的古迹群、古石径和古码头被列入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代古石径位于鳌山村南阳里门口,东西走向,顺山径而上下,全长 390 米,是中山市现存长度最长、年代最古老的花岗岩石径 。该石径由 3 块花岗岩条石并排铺砌而成,宽 1.1 米,石面凿有榄形的防滑条纹,陡坡路东起许祥福屋前,10 级横石都计入在内,共 36 级 。古石径东侧是宋代码头遗址,相传古时村民从此处出海打鱼,旁边还建有北极殿 。登上北极殿平台,往山腰走建有一座凉亭,路从凉亭内穿过,亭内两旁设有石凳供行人休息 。下陡坡后,通过北约通津牌坊,就来到了灵会坊后街与观仙路交汇处 。站在鳌山村望海公园,能将鳌山村古村落美景尽收眼底,这里以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注重乡风文明建设,美化、绿化周边环境,延续乡村文脉、留住美丽乡愁 。而鳌山村的名字,也与它的历史有关,据说几千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所以起名 “望海公园” 。漫步在古迹群中,抚摸着古老的石板路,感受着岁月的沉淀,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
广东中山黄圃省级地质公园也极具特色,总面积约 1.623 平方公里 。公园内有广东沿海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的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地质遗迹 ,它们属五千年前地壳变化而形成的古海地貌,属白垩纪红砂岩砾石地质 。这里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以海蚀遗址景观为特色的地质公园,具有研究区域海陆变迁的重要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公园以海蚀地貌为主体,兼有崩塌堆积、瀑布、冷泉、湖泊、采矿遗址、区域构造等地质遗迹资源,是融合了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集观光、休闲度假、科普科考、生态与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走进公园,你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形态各异的海蚀洞、海蚀崖,仿佛在诉说着地球的古老故事 。在这里,你不仅能欣赏到独特的地质景观,还能学到丰富的地质知识,是亲子游、科普游的绝佳选择 。
当你结束在荣业腊味文化体验馆的游玩,踏上归程时,心中必定满载着收获。你不仅深入了解了黄圃腊味的百年历史和独特制作工艺,还亲手制作了腊肠,体验了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 。品尝过的各种美味腊味,那醇厚的味道仍在舌尖回荡,成为你难以忘怀的味觉记忆 。
游玩荣业腊味文化体验馆,就像开启了一场充满惊喜的美食文化之旅。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无论是对腊味文化的热爱,还是对美食的追求,都能在这里得到极大的满足 。
如果你也对腊味文化充满好奇,渴望探寻美食背后的故事,不妨亲自前往荣业腊味文化体验馆,开启属于你的腊味文化探索之旅,相信你一定会收获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