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望海公园游玩攻略

2025-02-21

一、邂逅望海公园:前世今生的交织

在中山的黄圃镇鳌山村北约路,有一座充满魅力的望海公园 ,它像是一颗遗落在时光角落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这座公园建成于 2021 年,虽 “年纪轻轻”,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绝美的自然风光,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完美融合的典范。

望海公园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诗意与遐想。当你站在公园之中,俯瞰着鳌山村古村落的全貌,很难想象,几千年前这里竟是一片汪洋大海。岁月变迁,沧海桑田,曾经的大海逐渐退去,留下了如今的陆地和村落 ,而 “望海” 这个名字,就像是对那段遥远历史的深情回望,让人们在这里能够触摸到时间的脉络,感受历史的厚重。

二、初入公园: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一)自然之美:绿意与生机

踏入望海公园,就仿佛踏入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公园内植被繁茂,花草树木种类繁多,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油画 。高大的乔木遮天蔽日,洒下一片片清凉的绿荫,让你在炎炎夏日也能感受到丝丝凉意;低矮的灌木错落有致,它们修剪整齐的造型,为公园增添了一份精致与典雅。

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路边的野花肆意绽放,五彩斑斓,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引得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不远处,一湾清澈的池塘映入眼帘,池塘里荷叶田田,荷花亭亭玉立,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池塘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摆动,仿佛是少女的发丝在水中飘荡 。池塘里,小鱼小虾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偶尔还会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给宁静的池塘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公园中还有一条潺潺的溪流,溪水清澈见底,顺着地势蜿蜒而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曲美妙乐章。溪水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石头上长满了青苔,为溪水增添了一份古朴的韵味。沿着溪边前行,你会发现溪边有许多不知名的小植物,它们在溪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二)人文之韵:历史与乡愁

望海公园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处处体现着乡风文明和乡村文脉 。公园里的文化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面绘制着一幅幅生动的壁画,展现了鳌山村的历史变迁、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 。从古老的传说到现代的生活,从传统的农耕文化到繁荣的商业景象,这些壁画就像是一部生动的史书,让你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鳌山村的过去和现在。

公园内还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古建元素,如古朴的牌坊、精美的木雕、典雅的砖雕等,这些元素不仅为公园增添了一份古朴的韵味,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走在公园中,仿佛时光倒流,让你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在公园的一角,还有一座小型的文化展览馆,馆内陈列着各种与鳌山村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资料,通过这些展品,你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鳌山村的发展历程,感受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老的农具,它们见证了过去农民辛勤劳作的岁月;你还可以看到传统的手工艺品,它们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段历史都诉说着一份乡愁,让你在游览公园的同时,也能勾起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

三、周边探秘:古老遗迹与地质奇观

(一)鳌山村古迹群:岁月的足音

从望海公园出发,不远处便是充满历史韵味的鳌山村古迹群,这里仿佛是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每一处古迹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宋代古石径,它就像一条时光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这条古石径全长 390 米,宽 1.1 米,由三块花岗岩条石并排铺砌而成,石面上凿有榄形的防滑条纹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保存完好。走在古石径上,脚下的石板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历史的足音在耳边回荡 。想象着古人也曾沿着这条石径行走,他们的身影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模糊,但这条石径却承载着他们的足迹和记忆,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古石径的东端,是宋代码头遗址。曾经,这里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船只来来往往,满载着货物和希望 。当地的村民们从这里出海打鱼,驶向广阔的大海,开启一天的劳作;商人们也从这里出发,将本地的特产运往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如今,虽然码头已经不再有往日的喧嚣,但它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向人们展示着曾经的繁荣与辉煌 。站在码头上,闭上眼睛,似乎还能听到船只的汽笛声、人们的呼喊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活力与气息。

继续前行,便能看到古朴庄重的北极殿。这座建于明清时代的庙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情趣 。走进北极殿,殿内香烟袅袅,供奉的神像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这里不仅是当地居民信仰的寄托,也是研究古代宗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北极殿的周围,还保存着一些古祠堂群和古青砖屋群,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与北极殿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古朴典雅的画面 。这些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虽然历经岁月的沧桑,但依然保留着原有的风貌 。古祠堂里,记录着家族的兴衰荣辱,传承着家族的文化和精神;古青砖屋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装饰,展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和社会风貌 。漫步在这些古建筑之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二)黄圃省级地质公园:沧海桑田的见证

黄圃省级地质公园距离望海公园也不远,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记录着地球演变的沧桑历程 。公园内的海蚀洞、海蚀崖等地质遗迹,是数百万年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

海蚀洞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地下宫殿,隐藏在山体之中 。走进海蚀洞,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洞壁上布满了奇特的纹理和形状,有的像波浪,有的像云朵,有的像动物,这些都是海浪长期侵蚀的结果 。在海蚀洞的顶部,还不时有水滴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首美妙的音乐 。这些海蚀洞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为研究地质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通过对海蚀洞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海平面变化、地壳运动等信息,揭开地球历史的神秘面纱 。

海蚀崖则像是一面面巨大的屏风,屹立在海岸边 。它们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崖壁上的岩石层层叠叠,仿佛是一本本厚重的史书 。海蚀崖的形成,是由于海浪长期冲击海岸,使得岩石逐渐剥落、崩塌而形成的 。在海蚀崖的表面,还可以看到一些贝壳、珊瑚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些化石见证了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的历史 。站在海蚀崖下,仰望天空,感受着海风的吹拂,你会深刻地体会到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人类在它面前是如此的渺小 。

这些地质遗迹不仅是大自然的奇观,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它们是研究地球演化、古地理环境变迁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这些遗迹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过去,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和地质灾害 。同时,黄圃省级地质公园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好去处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增长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

四、舌尖诱惑:黄圃美食盛宴

游玩过后,味蕾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一场奇妙之旅。黄圃的美食,就像是一首首动人的乐章,每一道菜都诉说着这座小镇的独特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黄圃腊味,作为黄圃美食的代表,是广式腊味的典型代表,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它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由黄圃民间小食作坊的主人王洪利用当地原料,加上独特的手工技艺制作而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黄圃腊味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 “广式腊味” 生产基地的标志性产品 。

黄圃腊味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选料、切肉、腌制到烘烤,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黄圃人的智慧和心血 。在选料上,黄圃腊味全部选用猪的后腿肉,因为猪后腿肉比较大,肉质扎实,吃起来香气浓郁,口感绝佳 。切肉时采用人工切肉的方式,虽然速度较慢,但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瘦肉的纤维,让腊味吃起来更加嫩滑 。腌制腊味使用的是天然生晒的酿造酱油,这种酱油用盐、黄豆再加点面粉和酱油种制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加入腊味中,能让腊味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而烘烤环节更是关键,在 “抢色” 过程中,老师傅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精准把握烘房的湿度和时间 。进入烘房前的腊肠必须经过晾晒,一般晾晒 3 - 4 小时,直到肠体表面无多余水分后才进入烘焙车间 。打开烘房门,将晾干表面水分的腊肠挂进烘房,整齐摆放,关闭烘房门,升温,温度逐渐由室温升至 50 - 58°C;保温 4 小时后,进行翻杆;倒挂腊肠重新升温至 50 - 58°C,保温 4 - 5 小时;在烘焙过程中,烘焙员每半小时检查腊肠颜色及收缩情况,颜色无光泽时,并根据烘房的湿度,调整排风窗口的大小,湿度偏低,提高,时间不够延长时间,烘焙时间约需要 72 小时 。必须注意的是烘焙时腊肠之间应保持一定空隙,不可重叠,烘焙时应保证各部位湿度均匀 。这一系列的烘烤技术都全赖有经验的师傅才能熟练掌握和充分到位,尤其是烘焙过程中每半小时检验腊肠颜色及收缩情况,并根据烘房的湿度和肠体本身的湿度调整排风窗口的大小,以控制烘房的温湿度,这些都没有固定的操作规程,必须靠经验来掌握 。

经过精心制作的黄圃腊味,色泽鲜红明亮,肥肉晶莹剔透,瘦肉爽脆,咸中带甜,清香醇厚,肥而不腻,入口甘香酥软 。它的品种也十分丰富,有腊肠、腊肉、腊鸭、腊鱼、腊金银润、关刀肉、凤凰盏、腊鸭肠、鸭扎包等 ,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风味 。黄圃腊味的吃法也多种多样,传统的食法有饭面蒸腊味、腊味糯米饭(煲仔饭)、腊肉炒菜(瓜),腊鸭炆芋(茨)仔、腊味芋头糕等 。秋冬时节,来上一顿热气腾腾的腊味火锅,或者喝上一碗鲜美的腊鸭肾西洋菜汤,那滋味,简直让人陶醉其中 。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日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腊味煲仔饭,感受着温暖的亲情和美食带来的快乐,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 。

关家尾头菜也是黄圃的特色美食之一,它是一种饮誉省港澳的特色食品 。头菜学名叫 “正菜”,因其菜头很大,也是整棵菜的食用部分,故在黄圃镇被称为 “头菜” 。在中山黄圃镇,头菜的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黄圃镇兆丰村关家尾一带,所出产的头菜风味最为独特,也最受市场欢迎,被誉为 “头菜村” 。民国初期,坊人周安康用晒干、盐渍的方法,制成一种清香甘爽的食品,名为 “关家尾头菜” 。自此以后,这里的群众都习惯于秋冬季节加工头菜出售 。如今,仅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关家尾坊,每年秋冬时节便可制作销售 2000 多吨关家尾头菜 。

关家尾头菜的制作方法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独特的技巧 。首先,选用优质的头菜,将其洗净、晾干 。然后,用盐进行腌制,在腌制过程中,要不断地揉搓头菜,让盐分充分渗透到头菜中 。腌制好的头菜,需要经过天然生晒,这是制作关家尾头菜的重要工序 。在阳光的照耀下,头菜逐渐脱水,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经过晾晒后的头菜,口感甘爽可口,可作零食,也可送饭下酒 。

关家尾头菜的食法丰富多样,一般传统食法多采用 “头菜蒸猪肉”“头菜剁肉饼” 等 。将头菜与肥瘦适中的猪肉搭配,头菜的咸香与猪肉的鲜美相互交融,让人食欲大增 。也可将头菜切成丝状炒猪肉或蒸鲜鱼,头菜的独特风味能为菜肴增添别样的滋味 。把头菜叶切碎拌送白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在清晨,喝上一碗这样的白粥,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

五、出行指南:轻松抵达的秘籍

(一)交通方式:多样选择

如果你选择自驾前往望海公园,可通过导航软件搜索 “望海公园”,根据导航提示即可顺利抵达 。公园周边设有停车场,停车十分方便,让你无需为停车问题而烦恼 。从中山市中心出发,沿着主干道行驶,沿途风景如画,大约 [X] 分钟的车程,就能开启这场美妙的公园之旅 。

对于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游客,也有便捷的路线可供参考 。可先乘坐 [具体公交线路] 到达 [某个站点],然后换乘 [另一公交线路],在 [望海公园附近站点] 下车 。下车后,只需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望海公园的大门 。虽然乘坐公交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沿途可以欣赏到城市的街景,感受当地的生活气息,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

(二)游玩建议:合理规划

望海公园四季皆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和活动 。春季,公园里百花盛开,是赏花踏青的好时节;夏季,绿树成荫,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秋季,天高气爽,适合漫步公园,欣赏自然风光;冬季,虽然天气稍冷,但公园依然充满生机,别有一番韵味 。不过,春秋两季的气候最为宜人,是游玩望海公园的最佳季节 。

游玩时间方面,建议安排 [X] 小时左右 。这样你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游览公园的各个景点,欣赏自然风光,感受人文底蕴,还能在公园内悠闲地散步、休息,享受惬意的时光 。如果时间充裕,你还可以前往周边的鳌山村古迹群和黄圃省级地质公园游玩,进一步探索这片土地的历史和自然奥秘 。

公园里有许多绝佳的拍照打卡点,一定不要错过 。在公园的观景台上,你可以俯瞰鳌山村古村落的全貌,以古村落为背景拍照,每一帧都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公园内的文化墙前,也是拍照的好地方,精美的壁画和独特的文化元素,能为你的照片增添不少艺术气息 。还有那片美丽的荷花池,当荷花盛开时,在池边拍照,人比花娇,美不胜收 。别忘了带上你的相机或手机,穿上漂亮的衣服,留下最美的瞬间 。

在游玩过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要爱护公园的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意践踏花草树木,共同维护这片美丽的自然家园 。其次,在参观古迹和文化遗址时,要遵守相关规定,不触摸文物,不破坏古迹,尊重历史和文化 。如果是在节假日或周末前往,游客可能会比较多,要注意保管好个人物品,避免丢失 。另外,公园内有一些水域,游玩时要注意安全,不要靠近危险区域,尤其是带着小朋友的家长,一定要照看好孩子 。

六、归程余韵:难忘的望海记忆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是时候告别望海公园了,但这段美好的旅程,会永远留在记忆深处。望海公园,它既有大自然赋予的清新与宁静,又有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与韵味,每一处风景、每一段故事,都让人流连忘返 。

在这里,你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你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文化,触摸岁月的痕迹,感受先辈们的智慧与勤劳 。黄圃的美食,更是为这次旅程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味,让你的味蕾也沉浸在这美好的时光中 。

如果你也渴望一场身心放松的旅行,渴望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一片宁静的港湾,那么,望海公园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来这里,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聆听鸟儿的歌声,感受微风的轻抚;去探寻周边的古迹和地质奇观,领略历史的魅力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品尝黄圃的美食,让舌尖在美味中舞动 。相信你一定会在这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收获一段难忘的旅行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