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鳌山村古迹群游玩攻略

2025-02-20

走进鳌山村

在中山的东北部,隐匿着一座历经岁月雕琢的古老村落 —— 鳌山村。它是黄圃镇历史的鲜活见证者,更是岭南文化的瑰宝。

东晋义熙年间,这里便有了人类的踪迹,石岭坊走马岗山坡一带,成为了黄圃最早的人居之处。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如今的鳌山村由岗东、石岭和指北 3 个自然村组成,面积 7.3 平方公里,生活着 6313 位居民 。村西面背靠大黄圃山脉,村北有大奎水道,村南有黄圃水道,人工灌溉河猛江河贯穿其中,形成独特的 “工” 字形水网结构,滋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漫步在鳌山村,石板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引领着我们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村里的街巷布局独具匠心,石岭上、下街,岗东上、下街等 23 条街呈 “井” 字形排列,纵横交错,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历史的迷宫,每一步都能触摸到岁月的痕迹。

鳌山村古迹群景点详解

漫步在鳌山村,就像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每一处古迹都是岁月留下的珍贵印记。这里的三十六级古石径、宋代码头遗址、古祠堂群与古青砖屋群,以及北极殿、社学庙和北约观音大庙,无不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三十六级古石径

踏入鳌山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闻名遐迩的三十六级古石径。它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静静地卧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这条石径始建于宋代,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保存完好 ,全长 390 米,宽 1.1 米,共 36 级,由三块花岗岩条石并排铺砌而成,石面凿有榄形的防滑条纹,这些条纹虽历经岁月打磨,却依然清晰可辨,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当年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走在古石径上,脚下传来的是石板与鞋底摩擦的清脆声响,仿佛是历史的跫音在耳边回响。两边树木葱茏,绿意盎然,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路边还设有凉亭,供游客休憩。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感受着微风拂面,聆听着鸟儿欢唱,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惬意。

三十六级古石径不仅是中山市现存长度最长、年代最古老的花岗岩石径,更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它见证了鳌山村的兴衰变迁,承载着无数村民的回忆与情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瑰宝。

宋代码头遗址

沿着三十六级古石径一路前行,便能抵达宋代码头遗址。这个码头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南宋时期,黄圃还是一座岛屿,水路畅通,人们出行、出海打鱼,均从这个码头出发。它就像一个连接着村庄与外界的纽带,见证了无数次的离别与归来。

如今,码头虽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忙,但那由花岗岩石条堆砌而成的台阶,以及石条上刻着的榄形防滑条纹,依然清晰地展示着它曾经的辉煌。站在码头上,仿佛能看到当年村民们驾着渔船,扬帆起航的热闹场景,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海风和咸咸的海水气息。

码头旁的北极殿,也是一处值得驻足的地方。这座庙宇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充满了古朴典雅的气息。站在北极殿的平台上,俯瞰整个码头和周边的景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古祠堂群与古青砖屋群

鳌山村的岗东南、北约坊方圆 200 米地段,坐落着苏、严、黎、许、何、关、潘、梁等八姓 11 座古祠堂和约 200 间古青砖屋群。这些古祠堂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建筑风格融合了岭南传统建筑的特色,木雕、砖雕、石雕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智慧和精湛技艺。

走进古祠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的门楼和宽敞的庭院,庭院中绿树成荫,花草繁盛,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祠堂内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神龛上供奉着祖先的牌位,香火缭绕,寄托着后人对先人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而古青砖屋群则是岭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古祠堂周围,青砖黛瓦,古朴典雅。这些青砖屋大多为两层建筑,屋顶采用硬山顶,造型简洁大方。房屋内部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体现了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尽管岁月在这些青砖屋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它们依然保留着那份独特的韵味,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目前,古青砖屋群中保存完好的尚存 40 余间,其中还包含一间古泥墙屋和一间古蚝壳屋,虽略显破烂,但仍可看到旧貌。这些古建筑依山傍水,绿树掩映,次第相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古村落画卷,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北极殿、社学庙及北约观音大庙

在鳌山村,北极殿、社学庙及北约观音大庙都是建于明清时代的古老庙宇,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当地村民精神信仰的寄托。

北极殿,又称北帝古庙,始建于清顺治年间,道光年间重修。庙宇坐北朝南,为二进三间,中间天井已水泥铺面,硬山式顶,其中后间为明代建筑。檐墙及廊墙上部绘有精美的花卉、人物壁画,花卉木雕檐板栩栩如生,墀头上的花卉灰塑更是精美绝伦。正门横刻 “北极殿” 三个大字,门两侧刻有对联 “水德山光仁知乐,剑锋旗影鬼神钦”,字体刚劲有力,气势恢宏。走进北极殿,便能感受到一股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净化。

社学庙则是古代社会教育的场所,它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摇篮。这座庙宇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庙内供奉着孔子等先圣先贤的牌位,每逢重要节日,当地村民都会前来祭祀,表达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

北约观音大庙,又称北约大庙,约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分别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916 年和 1995 年重修。庙宇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内部供奉着观音菩萨等佛像,香火鼎盛。观音大庙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佛教文化和岭南建筑特色,檐角飞扬,雕梁画栋,给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感觉。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领略到岭南建筑的独特魅力。

游玩路线规划

一日游路线

  • 上午:抵达鳌山村后,首先前往三十六级古石径,漫步在这条古老的石径上,感受历史的韵味,游玩时间约 40 分钟。接着来到宋代码头遗址,了解古代村民的出海生活,游览时间 30 分钟左右。随后参观旁边的北极殿,欣赏庙宇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参观时间 30 分钟。

  • 中午:在鳌山村内的农家乐品尝当地美食,如黄圃腊味、河虾炒青瓜、生菜包蚬肉等,感受地道的乡村风味,用餐及休息时间约 1.5 小时。

  • 下午:前往古祠堂群与古青砖屋群,欣赏古建筑的精美木雕、砖雕、石雕,深入了解岭南建筑文化,游玩时间约 1.5 小时。最后参观北约观音大庙,感受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圣,参观时间约 1 小时。

两日游路线

  • 第一天

    • 上午:从黄圃尖峰山森林公园开始,登上天福塔,俯瞰黄圃镇的美丽风光,游玩时间约 1.5 小时。之后前往鳌山村,游览三十六级古石径,时间约 40 分钟。接着参观宋代码头遗址和北极殿,游玩时间共 1 小时。

    • 中午:在鳌山村内享用午餐,品尝特色农家菜,休息 1.5 小时。

    • 下午:参观古祠堂群与古青砖屋群,领略岭南古建筑的魅力,游玩时间约 1.5 小时。随后前往望海公园,欣赏古村落美景,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游玩时间约 1 小时。

    • 晚上:在黄圃镇内住宿,体验当地的夜生活,品尝各种小吃。

  • 第二天

    • 上午:前往广东中山黄圃省级地质公园,探索海蚀洞、海蚀崖等地质遗迹,了解海陆变迁的奥秘,游玩时间约 2 小时。

    • 中午:在地质公园附近的餐馆用餐,休息 1.5 小时。

    • 下午: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可以前往荣业腊味文化体验馆(需提前预约),了解黄圃腊味的百年历史,体验腊肠制作,游玩时间约 1.5 小时 。之后结束愉快的两日游行程。

美食推荐

黄圃腊味

来到鳌山村,一定不能错过的便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 黄圃腊味。黄圃腊味起源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它的制作工艺独特,是广式腊味的典型代表,2009 年,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更是被纳入广东省级非遗名录。

黄圃腊味之所以美味可口,制作工艺上有不少讲究。在选材上,全部选用猪的后腿肉,因为猪后腿肉肉质紧实,吃起来香气浓郁,口感绝佳。制作过程中采用人工切肉,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瘦肉的纤维,使得口感更加嫩滑。腌制腊味使用的是天然生晒的酿造酱油,不添加防腐剂,能让腊味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而烘烤技术更是关键,也就是腊味行家口中的 “抢色” 。在 “抢色” 过程中,老师傅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精准把握烘房的湿度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腊味。如果 “抢” 不好,腊味的色泽就会暗淡无光。

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创新,黄圃腊味的品种日益丰富,从最初单一的腊肠,逐渐演变出腊肉、腊鱼、腊板根、腊鸭舌、腊茶包等 60 多个品种 。其色泽鲜红明亮,肥肉晶莹剔透,肉肥而不腻,入口甘香酥软,瘦肉爽脆,咸中带甜,清香醇厚,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搭配其他食材烹饪,都别有一番风味。比如经典的腊味煲仔饭,将黄圃腊味切成薄片,铺在热气腾腾的米饭上,随着温度的升高,腊味的油脂慢慢渗透到米饭中,使得每一粒米饭都充满了浓郁的腊香,再加上香脆的锅巴,口感层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在鳌山村,有不少地方可以品尝到正宗的黄圃腊味。如果想购买一些腊味带回家,荣业腊味文化体验馆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不仅可以了解黄圃腊味的百年历史,还能体验腊肠制作,馆内售卖的腊味产品品种丰富,品质上乘。此外,村里的一些农贸市场和杂货店也有当地居民自家制作的腊味出售,价格实惠,味道也十分地道。

其他特色美食

除了黄圃腊味,鳌山村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农家菜值得一试。

河虾炒青瓜,这道菜选用当地新鲜的河虾和清脆的青瓜为主要食材。河虾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青瓜则清爽可口,富含维生素和水分。制作时,先将河虾剪去头须,洗净沥干,青瓜去皮、去瓤,切成条,用少许盐腌制片刻后洗净沥干 。锅中倒入适量的油,烧至七八成热,将河虾倒入锅中爆炒至变色,捞出备用。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葱姜爆香,再倒入河虾,加入酒、酱油、糖、盐、味精等调料,翻炒均匀,然后加入青瓜条,继续翻炒,待汤汁收浓后,淋上麻油即可出锅。这道菜色泽鲜艳,河虾的鲜美与青瓜的清爽相互交融,口感鲜嫩爽滑,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佳肴。

生菜包蚬肉也是当地的一道传统美食。每到蚬子肥美的季节,村民们就会将蚬子洗净,煮熟后取出蚬肉,再搭配上新鲜的生菜、韭菜、粉丝等食材。制作时,先将蚬肉、韭菜、粉丝等切碎,加入适量的调料炒熟,然后用生菜叶将炒好的馅料包起来,就可以食用了。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生菜的清脆、蚬肉的鲜美、韭菜的浓郁和粉丝的爽滑在口中交织,口感丰富,味道十分独特。这道菜不仅美味可口,还充满了浓浓的乡村气息,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和农家生活的质朴。

出行小贴士

交通指南

  • 从中山市区出发:可乘坐公交 302 路、308 路、310 路等,在黄圃镇政府站下车,再换乘镇内公交或打车前往鳌山村,全程约 1 小时,费用约 5 - 10 元。如果选择自驾,可通过广珠西线高速、中江高速等,从黄圃出口下高速,再根据导航前往鳌山村,车程约 30 - 40 分钟,高速收费约 15 - 20 元。

  • 从周边城市出发:如从广州、佛山等地出发,可先乘坐城轨到中山站或中山北站,然后在站内换乘公交或打车前往鳌山村。以广州为例,乘坐城轨到中山站约 30 - 40 分钟,票价约 40 - 50 元,再从中山站到鳌山村的交通费用及时间与从中山市区出发类似。如果自驾,可根据导航选择合适的高速路线,如从广州出发,走广澳高速、中江高速等,车程约 1 - 1.5 小时,高速收费约 50 - 70 元。

游玩时间建议

鳌山村全年都适合游玩,但春秋两季(3 - 5 月、9 - 11 月)气候最为宜人,温度适中,阳光明媚,景色也更加秀丽。夏季(6 - 8 月)气温较高,紫外线较强,游玩时需注意做好防晒措施,携带防晒霜、太阳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品,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中暑。冬季(12 月 - 次年 2 月)气温相对较低,建议穿着保暖衣物,如羽绒服、毛衣等,以防受寒。

游玩时间建议安排 1 - 2 天,这样可以较为从容地游览各个景点,深入感受鳌山村的历史文化魅力。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在村里住上一晚,体验乡村的宁静夜晚。

注意事项

  • 保护古迹:鳌山村的古迹群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玩时请不要触摸、刻画古迹,不要在古迹周围乱扔垃圾,保持景区的环境卫生。爱护古建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共同维护这片历史文化的瑰宝。

  • 遵守景区规定:严格遵守景区的开放时间和各项规定,不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在参观庙宇时,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 注意安全:在行走古石径、参观古祠堂等时,要注意脚下安全,避免滑倒、摔倒。特别是在雨天,石板路可能会比较湿滑,行走时要格外小心。同时,要照看好同行的老人和小孩,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总结

鳌山村古迹群,宛如一座历史与文化交织的宝藏,静静等待着世人去探寻。在这里,古老的石径、沧桑的码头、精美的祠堂与青砖屋,还有那承载着信仰的庙宇,每一处都是岁月的馈赠,每一处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无论是漫步在古石径上感受历史的沉淀,还是品尝地道的黄圃腊味,亦或是在古祠堂中领略岭南建筑的韵味,都能让你收获一段难忘的体验。

如果你也向往这样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不妨收拾行囊,前往鳌山村古迹群,亲自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在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