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港口镇简介

2025-01-04

中山 “港口”:名字背后的历史变迁

港口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中部,这个名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古代,这里原是一片海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元、明两代,泥沙逐渐淤积,陆地慢慢形成。到了清朝后期,其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石岐通往广州的必经之地,也是重要的货物转运枢纽,港口圩应运而生,“港口” 之名也由此而来。

清道光七年(1827 年),此地被称作港口村,民国 35 年改称港口乡,1955 年称港口区,之后历经多次行政变革。1986 年正式改为港口镇,1988 年,随着中山市升格为地级市,港口镇成为中山市辖镇,持续书写着自己的发展篇章。

Ⅱ 区位优势:大湾区的交通要冲

在大湾区的版图上,港口镇占据着关键的交通节点位置。它东北隔鸡鸦水道与三角镇、民众街道相望,东南部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石岐河为界,南与东区街道、石岐街道接壤,西靠西区街道和小榄镇,西北与阜沙镇相连,与周边区域紧密相依,协同发展。

其交通网络更是四通八达,京珠高速、中江高速、南中高速、深中通道延伸线在此交汇,编织出 “四纵六横” 的便捷交通格局,让港口镇成为珠江西岸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从这里出发,至珠海、深圳、香港、广州、东莞、佛山等地都在 90 分钟车程范围内,无论是商务出行还是旅游度假,都能快速抵达。临近的深中通道,这条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超级工程,更是让港口镇与深圳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为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人员、物资、信息得以高效流通,使其成为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

Ⅲ 产业集群: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

港口镇立足传统工业重镇根基,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全力打造八大产业集群,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创意展示产业集群中,华伟(中深智谷)“工改工” 项目一马当先,脱胎于容积率仅 0.7 的传统低效产业园,总占地 360 亩,建筑面积达 115 万平方米,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创意展示用品产业园。未来将聚焦文化创意、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智能制造领域,引领产业发展新潮向。

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依托中山完备的家电产业链,汇聚众多企业,如部分企业专注智能厨房电器研发制造,产品融入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操控与智能食谱推荐;还有企业在家用清洁电器领域发力,以高效清洁、智能避障等特色畅销市场,推动家电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精密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涵盖数控机床、精密模具等领域,企业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为高端制造业发展筑牢根基,部分企业的高精度数控机床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达国际先进水平,满足航空航天等精密制造需求。

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一方面,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如生态农场采用无土栽培、智能灌溉等技术,种植绿色有机果蔬;另一方面,食品加工产业壮大,以嘉豪、大成冷冻为龙头,生产的调味品、速冻食品畅销各地,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

美居智造产业集群将家居制造与智能科技融合,企业生产的智能家具可通过手机 APP 调控家居环境,实现灯光、窗帘、空调等设备联动,提升家居生活舒适度与便利性,产品不仅内销火热,还远销海外市场。

游戏游艺产业集群以港口镇为基地,集研发、展示、交易、体验、会展、创意设计、工业文化旅游等于一体,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游戏游艺文化小镇。定期举办的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吸引全球目光,意向成交额屡创新高,推动行业前沿技术交流与合作。

汽车商贸产业集群持续发力,SOHO 车城聚焦新能源汽车,已吸引蔚来、小鹏、比亚迪等品牌入驻,新岐江汽车城总部项目再添助力,引入更多高端旗舰店。政策创新撬动汽车消费,2022 年汽车商贸产业集群总产值达 20 亿元,珠江西岸新能源汽车商贸集聚效应显著。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崭露头角,悦辰电子作为代表,身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 Harman Kardon、PHILIPS 等著名音响品牌的战略供应商,其智能音响产品融入前沿声学技术与智能交互功能,智能音响工业园更是现代化研发制造典范,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为保障产业集群茁壮成长,港口镇政府多管齐下。在招商方面,创新推出《港口镇招商引资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招商原则、方式、流程等,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在扶持政策上,出台《港口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 (试行)》,未来三年预计投入超 6000 万元,设立总部企业奖励、技术改造奖励等多项举措,涵盖企业发展各环节,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港口镇向着 “高端产城、活力港口” 稳步迈进。

Ⅳ 文旅融合:古韵与时尚交织的画卷

(一)自然风光:四季皆景的生态美

港口镇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四季更迭间尽显生态魅力。阳春三月,黄花风铃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中山湿地公园、兴港路等地,上千株黄花风铃渐次绽放,金黄的花朵如铃铛般挂满枝头,将街道装点成一片金色海洋,明媚而喜庆;木棉花也不甘示弱,高大挺拔的木棉树上,火红的花瓣似燃烧的火焰,在春雨洗礼后愈发娇艳,为大地增添无尽生机,彰显着 “英雄花” 的豪迈气魄。

夏日炎炎,港口的湿地成为避暑胜地,水草丰茂,荷花亭亭玉立,荷叶连天,清风拂过,荷香四溢,引无数游客驻足赏荷、拍照留念。

待到秋意渐浓,中顺大围马大丰段落羽杉林换上 “彩妆”,约 5 万平方米的杉林错落有致,树叶由绿转黄、再至橙红,宛如一条绚丽的 “美拉德” 长廊,漫步其间,脚下落叶沙沙作响,仿佛置身童话世界,“小九寨” 之名名副其实。

寒冬腊月,虽少了繁花似锦,却多了一份静谧祥和,清晨的薄雾笼罩着田野,河涌水面泛起丝丝涟漪,偶尔可见水鸟嬉戏,勾勒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二)人文景观:岁月沉淀的文化瑰宝

穿梭于港口镇的街巷,历史的韵味扑面而来。港口天后宫静静矗立在浅水湖河与沥河交汇处,占地 27000 平方米,距今已有三百七十多年历史,是中山地区较早供奉天后圣母的专祀庙宇。其建筑气势恢宏,雕梁画栋间尽显古韵,清咸丰七年修缮后更是声名远播至港澳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前后的 “港口天后诞”,一河两岸张灯结彩,船只鸣炮拜祭,粤剧名角登台献艺,热闹非凡,这一民俗活动承载着港口人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已被列为中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浓浓的乡谊。

古籍修复技艺(中山港口)宛如一颗隐匿在时光里的明珠,散发着文化的光芒。这一技艺源于清代广州,经传承人沈革带到港口镇万卷楼扎根。万卷楼公益书屋藏有 30000 余册古籍,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岁月的侵蚀让不少古籍破损不堪。孙永锋、黄国英夫妇在沈革的悉心教导下,掌握了古籍修复的精髓,通过清理、补页、装订等 10 多个繁杂工序,让古籍重焕生机。他们还将技艺与公益结合,定期举办读书分享和培训班,吸引万余人次参与,让市民得以亲近古籍、传承文化,该技艺也入选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港口镇的文化传承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美食探店:舌尖上的港口风情

港口镇的美食,是一场味蕾的狂欢。坚仔河鲜饭店堪称当地老饕的私藏宝藏,没有固定菜单,每日依时令食材精心烹制,尽显新鲜本味。豉汁蒸虾挪,虾肉鲜嫩弹牙,豉汁的醇厚完美融入其中;姜冲炒糕蟹,蟹肉肥美,姜香四溢,驱寒又提鲜;椒盐竹虫,外酥里嫩,香气扑鼻,初尝者也会被其独特美味征服;上汤蕉雷,清爽鲜美,一口下去,满满的田园风味,坐在二楼露台,边品尝美食边欣赏河边景致,惬意无比。

夜幕降临,港福路宵夜街灯火辉煌,热闹非凡。这里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食,猪杂粥是宵夜街的人气担当,新鲜的猪杂在滚烫的粥水中翻滚,煮至恰到好处,入口鲜嫩爽滑,暖心又暖胃;烤串滋滋冒油,香气四溢,一把孜然辣椒撒下,瞬间点燃食欲;还有各种海鲜小炒、特色小吃,在烟火升腾间,让人尽情享受港口的夜生活,感受这座城镇的热情与活力。

Ⅴ 城镇新貌:宜居宜业的幸福港湾

近年来,港口镇在城市建设领域成绩斐然。“百千万工程” 的推进下,美丽圩镇建设如火如荼,港口大道绿化提升工程让道路绿意盎然,新建涌外立面焕然一新,成为全市示范河涌;“全市最美高速出入口” 中山城北站全新亮相,南中高速出入口也初具规模,大大提升了城镇门户形象。

“黄金十字商圈” 以港口大道和世纪路交叉路口为核心,保利广场、万民汇 MO CITY、红星美凯龙、上乘 V PARK 等现代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汇聚购物、餐饮、娱乐等多元业态,满足居民一站式消费需求;66 号公路风情街更是凭借独特的复古风格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感受潮流与活力。

教育资源方面,港口镇持续发力,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小学新校区正式竣工投用,设计规模达 66 个教学班,提供 3000 多个学位,为本地孩子提供了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多所公办幼儿园的新建与规划,如东方骏园小区的港口镇中心第一幼儿园、如愿居小区的港口镇中心第二幼儿园等,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体系,让孩子起步无忧。

医疗保障不断强化,中山市港口医院作为全镇唯一的非营利性公立综合医院,不仅担负着辖区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服务重任,还积极与中山市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整体托管),成为中山市中医院港口院区,依托中医院优质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强化专科能力建设,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文化设施日益丰富,港口镇文化中心集宣传教育、文化市场管理、文艺创作、展览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每天免费开放 13 个小时以上,是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好去处;各类公园如港口体育公园、中山湿地公园等,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让人们在忙碌之余放松身心,尽享宜居生活之美。

Ⅵ 未来展望:乘势而上,续写辉煌

展望未来,港口镇在大湾区发展的浪潮中前景无限。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其与深圳等东岸城市的联系将愈发紧密,产业协同发展将迈向新高度。一方面,八大产业集群将持续升级,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扎根,形成更完备的产业链条,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望与深圳科技企业深度合作,突破更多技术瓶颈,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另一方面,凭借交通枢纽优势,港口镇将成为大湾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聚点,催生更多新兴业态,为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文旅融合方面,港口镇将深挖本土文化内涵,以 “港口八景” 为核心,串联起更多历史遗迹与自然风光,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线路;结合美食文化,推出更多特色节庆活动,吸引湾区游客纷至沓来,让港口镇成为大湾区文旅版图上的璀璨明珠。

同时,在城市建设领域,“百千万工程” 将持续发力,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居民尽享发展红利。港口镇正以蓬勃之姿,向着更加繁荣、宜居、宜业的未来大步迈进,续写属于它的辉煌篇章,成为中山市乃至大湾区一颗耀眼的明星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