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栏镇简介

2025-01-01

引言:邂逅横栏之美

在珠江三角洲南部,西江出海口东岸,有一座熠熠生辉的小镇 —— 横栏镇。它宛如一颗隐藏在都市繁华与自然静谧间的明珠,散发着独特魅力。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西江水面,波光粼粼,江风带着湿润与清新,轻轻拂过岸边的花草树木,也唤醒了这座充满活力的小镇。远处,错落有致的田野与现代化建筑交织,勾勒出一幅别具韵味的岭南画卷,仿佛在静静诉说着横栏的故事,等待着人们前来探寻它的每一处精彩。

一、横栏镇的地理位置与概况

横栏镇,这座隶属于广东省中山市的魅力小镇,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珠江三角洲南部,西江出海口东岸。它距中山市城区仅 13 公里,西临西江主航道下游,滔滔江水奔腾而过,为小镇带来灵动与丰饶;东与沙溪镇以河为界,两岸风光各异,却又在文化交流中彼此交融;南与大涌镇紧密接壤,共享着发展机遇与人文风情;西与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隔江相望,在对望中拓展视野,吸纳多元气息;北与古镇镇以陆地为界,相邻相伴,携手共进。全镇面积 75.7 平方公里,在这片不算广袤的土地上,却承载着无限的精彩与可能。截至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常住人口达 200522 人,不同的面孔、相同的奋斗,汇聚成横栏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行政区划上,横栏镇辖 10 个村和 1 个社区,各个村落社区如繁星点点,散发着独特光芒,共同勾勒出横栏镇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二、历史溯源:岁月长河中的横栏记忆

横栏,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其名由来颇具意趣,因辖区地形恰似横在河中的一块木头,故而得名。这一独特命名,仿佛是大自然与历史的默契约定,为小镇赋予了最初的印记。

回溯至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横栏隶属大榄都,开启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漫漫旅程。清道光六年(1826 年),地域划分调整,分属大榄都和龙眼都,不同区域的特色在此交融碰撞;光绪初年,又分属隆镇和榄镇,时代的变迁在行政隶属更迭中留下痕迹。宣统二年(1910 年)后,归属二、三区,区域功能与定位持续演化。民国时期,局势多变,民国十九年(1930 年)分属西乡、西海区,次年夏又分属二、三区,在动荡岁月里,横栏人民坚韧求生,传承着乡土文化火种。

新中国成立后,横栏迎来全新发展篇章。1953 年 3 月分属十六区和十二区,同年 6 月撤销十六区后,改属六区;1955 年 8 月称横栏区,1957 年复称横栏乡,行政称谓变化见证着社会制度革新与基层治理探索。1958 年秋,人民公社化浪潮席卷,横栏称公社,同年 11 月并入沙溪公社,集体力量汇聚,共克时艰;1959 年析出复称横栏公社,此后历经区、公社多次转换调整,1964 年将下属特沙大队划给当时的新会县,每一次变动都是发展需求与资源整合的权衡。直至 1986 年,正式定名横栏镇,以全新姿态迈向现代化征程。千百年风雨洗礼,横栏历史底蕴愈发醇厚,为今日繁荣奠定坚实根基。

三、经济腾飞:传统与现代产业共舞

(一)农业:花木与水产的 “双面绣”

横栏镇,这片丰饶的土地,是大自然馈赠的绿色宝藏与水乡渔歌交织的胜地。作为 “中国花木之乡”,其花木种植规模蔚为壮观,超 3 万亩的种植展示面积,让横栏成为华南地区绿化苗木的龙头基地、花木产销的核心枢纽。沿着古神公路前行,两侧连绵不绝的花木基地仿若绿色海洋,各类苗木花卉争奇斗艳。在三沙村、五沙村核心地带,更是汇聚了品种繁多、品质优良的花木,从高大挺拔的乔木到娇艳欲滴的花卉,从常见绿植到珍稀品种,一应俱全。这里是城市绿化、园林景观的 “素材库”,源源不断为各地输送美丽。

多年来,横栏花木屡获殊荣。自 2020 年起,已连续 4 年成功举办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大会,每年吸引超 30 万人次客商、游客纷至沓来,4 年累计签约采购额近 100 亿元,成为行业焦点、百姓乐事。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携手成立的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和花木产业中山研究院,如智慧引擎,为产业注入科技动力,不断提升花木品质与培育技术,让横栏花木在市场竞争中花香四溢、独树一帜。

而水产养殖,同样是横栏农业的闪亮名片。以六沙村为例,凭借西江优质水资源,水产养殖风生水起。全村耕地约 13000 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达 8000 亩,南美白对虾、甲鱼、四大家鱼等优质品种占比七成。清晨,鱼塘波光粼粼,养殖户穿梭忙碌,投喂饲料、查看水质,开启收获希望的一天;傍晚,满载鲜虾肥鱼的车辆驶出村庄,奔赴各地餐桌,为人们带来鲜美滋味。近年来,随着技术革新,循环水养殖、生态混养等新模式广泛应用,既提升产量,又保障品质,横栏水产在市场站稳脚跟,为镇域经济与美食文化添上浓墨重彩。

(二)工业:照明灯饰照亮发展之路

踏入横栏镇,宛如置身璀璨灯海,这里是声名远扬的 “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 与 “广东省新型照明灯饰专业镇”。回溯至 2000 年左右,照明灯饰产业在这片土地悄然萌芽,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当下,全镇逾 8000 家工业企业中,照明灯饰企业超 6000 家,占比超七成,构筑起庞大产业集群。从光源研发、配件制造到成品组装,产业链条完备,各环节紧密协同,高效运转。

漫步在横栏的工业园区,厂房鳞次栉比,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熟练操作,一件件精美的灯饰产品下线。据估算,2018 年全镇照明灯饰产值已突破 130 亿元,占总产值超六成,成为经济顶梁柱。产品不仅畅销国内,更远销海外,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为全球无数家庭与商业空间点亮光明。

横栏灯饰产业集群优势显著。规模制造上,凭借大量熟练工人、完善生产配套,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高效产出高品质产品;产业配套多元,超 3000 家五金配件、塑料、包装印刷、物流仓储等配套企业扎根于此,为灯饰企业降本增效,初创企业也能轻装上阵;人才集聚,十多年发展吸引大批专业人才与熟练工人,超 13 万从业人员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智慧源泉;商贸物流得天独厚,毗邻 “中国灯饰之都” 古镇,信息灵通,物流便捷,货物畅达四海;营商环境优越,政府从服务、创新、平台等全方位深化改革,为企业排忧解难,引得各地优质企业纷至沓来,携手共创辉煌。

(三)第三产业:新兴业态的蓬勃生长

随着经济腾飞,横栏镇第三产业如春日繁花,绽放生机。服务业领域,大型商场、超市拔地而起,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各类酒店、餐饮蓬勃发展,从本地特色美食到各地风味佳肴,一应俱全,为往来客商、游客提供舒适休憩与舌尖享受。长新时代广场亚朵酒店开业,填补高端酒店空白,提升接待能力,为商贸文旅注入新活力,其 “一站式吃喝玩乐” 模式,成为镇域新地标、城市会客厅。

文旅产业更是异军突起。依托花木、水乡等特色资源,打造系列农文旅体验路线。“探花游” 让游客穿梭花海,赏奇花异木,学花艺知识;漫步西江碧道,看水色天光,感自然律动;走进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品传统工艺魅力,悟工匠精神。每年举办的花木产业大会,不仅是产业盛会,更是农文旅嘉年华,花展、文艺表演、美食集市汇聚,吸引海量游客,擦亮 “水乡横栏,岭南花木” 名片,让横栏成为大湾区休闲旅游热门目的地,为经济发展注入灵动活力,展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

四、交通纵横:畅达四方的枢纽优势

横栏镇,这座中山市西部的璀璨明珠,如今已然成为内通外联的交通枢纽典范。其境内交通网络纵横交错,编织出便捷高效的通行脉络。岐江公路、古神公路、沙古公路、二环快速路(含纵四线横四线)如同四条灵动的丝带,串联起镇内各个区域,无论是居民日常出行,还是货物运输流转,都畅行无阻。古神公路两侧,工厂林立、商铺栉比,每日车水马龙,它不仅是产业运输的 “大动脉”,更是连接周边城镇的关键纽带,让横栏与外界的交流协作从未停歇。

放眼镇外,中江高速、中开高速、西部外环高速三大高速线路并肩齐驱,为横栏打开通往广阔天地的大门。中江高速如一条巨龙横跨北部,一头连着中山本地产业集群,一头向着广州南沙新区延伸,承接大都市的资源辐射与产业转移;中开高速则贯穿南部,紧密对接深中通道,让横栏与深圳等珠江东岸城市的时空距离急剧缩短,人员往来、商贸合作愈发频繁;西部外环高速宛如一条环抱的臂弯,强化着横栏与周边区域的联系,进一步稳固其交通枢纽地位。

正在建设的深江铁路更是为横栏插上腾飞之翼,其中山西站坐落镇内,作为深江铁路进入中山的首站,它承载着未来无限的可能。待建成通车,不仅周边沙溪镇、大涌镇、古镇镇将纳入其辐射范围,半小时内直抵深圳也不再是梦想,横栏将深度融入大湾区半小时轨道交通圈,真正实现与湾区核心城市的 “同城化”。

交通的变革带来的是全方位的发展红利。产业发展上,便捷交通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照明灯饰、花木等产业的原材料采购、产品外销更加高效,成本降低、利润提升;人才流动层面,让外地高端人才告别长途通勤之苦,轻松扎根横栏,为产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力量;文旅融合方面,远方游客纷至沓来,漫步西江碧道、赏玩花木景观更为便捷,进一步带火镇内旅游经济,让横栏的魅力被更多人知晓、铭记。

五、社会民生:幸福生活的横栏画卷

横栏镇始终将民生福祉置于发展首位,致力于为居民打造温馨家园。在教育领域,中山一中教育集团横栏中学扩建工程紧锣密鼓推进,新宿舍楼已交付使用,可容纳超 1300 名学生入住,崭新的教学楼也于 2024 年 10 月动工,预计新增 1600 个学位,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完备的教学设施,将为莘莘学子铺就成长之路;横栏伟智学校综合楼拔地而起,2024 年 9 月计划投入使用,师生食堂、学生宿舍一应俱全,为师生创造优质校园生活环境。镇政府连续多年将 “提升教育资源供给能力” 列为年度民生实事,借助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为教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知识海洋畅游。

医疗保障方面,横栏医院作为全镇医疗核心,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公立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承担着 30 多万人的健康重任。2024 年,医技综合楼启用暨紧密医联体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与中山市人民医院携手,让专家下沉、技术共享,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市级优质医疗服务。新综合楼科室齐全,门诊、医技、病房分区合理,先进医疗设备为精准诊断治疗保驾护航,为全镇人民健康筑牢坚实防线。

文化生活上,横栏镇同样精彩纷呈。永兴公园香山书房全新亮相,这一政企合作、园区与公园融合的创新文化空间,藏书丰富、设施智能,亲子阅读、文化讲座等活动频繁开展,为居民提供心灵栖息地;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珍藏着传统木作工艺瑰宝,王世襄旧藏图书、梁思成手稿等诉说着历史,开馆展览、学术交流吸引众多爱好者,传承工匠精神,让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乡村振兴战略在横栏落地生花,“水乡花田” 乡村振兴示范带成为样板,沿着西江,三沙、五沙等村花木繁茂、村居整洁,游客观光打卡、村民增收致富;五沙村作为 “百千万工程” 市级典型村,以议事协商促发展,产业兴旺、民风淳朴。全镇村级集体纯收入稳步增长,2023 年达 2.93 亿元,民生工程持续推进,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乐土,居民幸福感、获得感节节攀升。

六、生态宜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横栏镇,仿若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生态瑰宝,尽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镇内,河网交织纵横,水系灵动澄澈,西江干流奔腾而过,支流仿若毛细血管般渗透全域,赋予这片土地无限生机。沿着西江漫步,江风拂面,水波潋滟,江畔湿地芳草萋萋,菖蒲、芦苇摇曳生姿,水鸟翩跹,时而轻点水面,时而翱翔天际,勾勒出灵动的生态画卷。

陆地之上,绿植葱茏。全镇森林覆盖率超 20%,街头巷尾、村落庭院绿树成荫,古榕树舒展着沧桑枝干,庇佑着岁月;小叶榄仁身姿挺拔,四季常绿;三角梅热烈绽放,繁花似锦。在横栏山风景区,山峦起伏,松涛阵阵,登顶俯瞰,全镇美景尽收眼底,山林仿若绿色海洋,波涛起伏,让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横栏镇在生态保护上不遗余力。一方面,严守生态红线,对西江、内河涌及周边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强化管控,严禁非法开发,守护自然本真;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污水治理,新建污水管网超 141 公里,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顺利通水,全镇污水日处理能力升至 9 万吨,河涌水质显著改善,劣 Ⅴ 类河涌、黑臭河涌大幅减少,重现碧水清波。

乡村绿化美化同样成果斐然。“百千万工程” 引领下,各村居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打造众多口袋公园、小微绿地,五沙村以花木装点庭院,花香四溢;三沙村将闲置地变身花海,缤纷绚烂,村居变身花园,村民仿若生活在画境之中,尽享生态宜居红利,横栏也成为大湾区生态宜居的典范样本。

结语:展望横栏未来

横栏镇,这座承载着历史底蕴、绽放着现代活力的小镇,已然走过了漫长而精彩的发展旅程。从古老岁月的悠悠走来,凭借独特地缘优势、坚实产业根基、畅达交通网络、暖心民生关怀与诗意生态画卷,它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奋进,实现了经济腾飞与社会繁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颗耀眼明珠。

展望未来,横栏镇前景无限。随着深中通道、深江铁路等交通动脉陆续贯通,它将深度嵌入大湾区 “一小时生活圈”,承接更多优质资源与发展机遇,产业升级换挡提速,照明灯饰、花木产业向着智能化、高端化、国际化大步迈进,新兴产业蓬勃生长,多点开花。生态建设持续加力,水乡风情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典范。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教育、医疗、文化全面开花,居民尽享发展硕果,幸福感满溢。

横栏镇正以开放怀抱、奋进姿态迈向未来,诚邀四方宾朋前来投资兴业、观光旅游,共鉴这座现代化湾区名镇的成长蜕变,携手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