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坦洲镇简介

2024-12-26

一、坦洲初印象

坦洲镇,位于中山市南端,珠江磨刀门出海口东岸,旧称 “金斗湾”。东南与珠海市前山、南屏相邻,西南隔磨刀门水道与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相望,北接三乡镇和神湾镇,占据大珠三角的中心地带,镇城区距石岐中心城区 38 千米。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属低山丘陵区,东南部为冲积海积平原,土地肥沃,河涌交错,是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带。

二、地理风貌与资源优势

坦洲镇位于珠江口西岸,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中山市南端,珠江磨刀门出海口东岸,介于北纬 22°10′-22°20′,东经 113°20′-113°30′之间。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属中山市五桂山 — 白水林低山丘陵区的白水林山区,白水林山是全镇最高峰,海拔 473 米;东南部为冲积海积平原,占全镇总面积 80.88%,土地肥沃,河涌交错,河网密度达 0.84 千米 / 平方千米,河涌较浅,水面较宽,水流较缓,利于航行,是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带。

坦洲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分明的气候特征。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达 44.5 万焦耳 / 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 2023 小时,年平均气温 22.3℃,年平均降水量在 1700-2000 毫米之间,这样的气候条件为农业和渔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使得坦洲镇物产丰富,是广东省特色水果之乡和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水产养殖专业镇,拥有近 8 千亩特色水果旅游园区和超 3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特色水果如番石榴、香蕉等口感鲜美,水产养殖如河鲀、海鲈等品种优良,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还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历史文化底蕴

坦洲历史悠久,其成陆时间较晚,但民间风俗独特,大多与水相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古代,坦洲地区先后隶属于番禺县、东官郡、东莞县香山镇等,自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 年)起属香山县,历经岁月变迁,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行政区域格局。

坦洲是中山咸水歌的发祥地之一,咸水歌文化源远流长。明末清初,疍家人来到坦洲,他们在劳动、捕鱼、婚嫁、恋爱、丧葬等生活场景中,均以唱咸水歌传情达意,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咸水歌一般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歌词字数自由,衬词丰富,如 “啊咧”“啊”“妹好啊咧”“弟好啊咧” 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其曲调多样,包括长短句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姑妹歌、叹家姐等类别,歌唱内容涵盖了劳动生活、谈情说爱、婚丧嫁娶、天文地理等诸多方面。代表曲目有《对花》《钓鱼仔》《海底珍珠容易揾》等。著名民歌手何福友、梁容胜曾将中山咸水歌唱到北京城,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接见。如今,吴志辉、梁三妹、梁社金等成为咸水歌传承人,新合小学、裕洲小学先后建成咸水歌传承教育基地,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坦洲镇还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如可林陈公祠、龙溪陈公祠、申堂三圣宫、枝埔永济桥、龙塘诉讼记事碑、坦洲水仙宫和沾溪祖庙、孖洲祖庙、碉楼、珠江一纵队革命遗址等,这些古迹见证了坦洲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当地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传统民俗活动方面,坦洲镇有水上歌会、水上欢乐节、水上婚嫁、龙洲赛、舞狮等民间艺术形式,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也成为传承和弘扬坦洲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出坦洲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魅力。

四、现代发展成就

在经济发展方面,坦洲镇成绩斐然。2023 年全年完成 GDP 181.1 亿元,增长 7.7%,增速位列全市第 5;总量迈入 180 亿元大关,排名由全市第 9 升至全市第 7;工业投资增长 106.2%、技改投资增长 136.6%,总量、增速稳居全市前列;工业投资连续 3 年保持高速增长,支撑全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市场活力持续增强,经营主体净增 5100 户,总量突破 4.3 万户,“四上企业” 增至 472 家。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签约项目 41 个,总投资超 44 亿元,获评全市招商引资标兵单位。制造业企业 “智改数转” 深入推进,签发技改备案项目 40 个,总投资 4.5 亿元,联邦制药等 30 家规上企业完成 “数智化” 改造,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56 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27 家,总量居全市第 5;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3 家,创历史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50.9%,居全市第 1。鑫光智能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博测达连续 2 年获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 称号。

交通建设上,坦洲镇构建起了 “四高一快、八进八出、内联外畅” 的现代化交通网络。镇内 7 条瓶颈路全部打通,6 条中珠跨界路相继完工通车,广珠西线高速、西部沿海高速、香海高速、西部外环高速等 4 条高速、1 条快线(坦洲快线)、8 个高速出入口贯穿和环绕全镇。2023 年 12 月 28 日,坦神北路龙塘互通立交桥及坦神北路主线建成通车,坦洲镇到中山市中心城区的车程缩短至半小时左右,极大提升了与周边地区的交通便捷性,加强了与深珠澳地区的互联互通。此外,坦洲大道、申堂互通等省重点交通项目也在有序推进,西环高速、香海高速坦洲出入口成功开通,环洲北路四期等一批中珠跨界路工程顺利完工,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社会事业发展更是可圈可点。教育质量加快提升,开办坦洲镇方德小学,扩容 9 所公办中小学,新增学位 2745 个,还为近万名公办学校学生提供午间配餐,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基层卫生健康事业提质发展,成功推动坦洲人民医院挂牌 “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镇卫生健康分局荣获第六届广东省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称号。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迈上新台阶,成功举办大湾区咸水歌邀请赛、“坦洲印象” 音乐会、“金色大地音乐会” 等系列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五、旅游休闲好去处

坦洲镇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既有迷人的自然景观,也有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点,还有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创益文化园是坦洲镇的热门旅游景点之一,由 29 栋旧厂房升级改造而成,是集美食、游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街区式新兴业态综合体。2019 年被评定为 “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别具一格的集装箱群落设计独具匠心,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浓厚的创意文化氛围,还可以在浓厚的艺术气息中,尽享迷人景色与美味佳肴。

南部组团铁炉山体育公园是一个集体育运动、休闲娱乐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场内设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以及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层次爱好的群众需求,公园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和休闲活动,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丰富社区文化活动。

新合村位于坦洲镇最南部西江入海口,良田万亩,阡陌相通,众多果园,瓜果飘香,十里海堤,绵延伸展,是中山市美丽宜居示范村。这里有党建公园,是一家大小周末远离喧嚣城市的露营佳地;还有咸水歌公园,充分融入疍家文化,别具特色,河流、渔船、码头、游鱼和生产生活工具等元素随处可见,游人观光休憩和儿童乐园一应俱全,是村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优选之地;新合海钓围也是户外垂钓的好去处,场地风景秀丽、整洁舒适,钓位宽敞舒适。

中珠联围沿线面朝大海,自然风光秀丽,保留着最原始、最纯净的美,那里有广袤而迷人的红树林和落羽杉,不时有飞鸟驻足停留,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每年的一、二月份,落羽杉的叶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红色,当海风轻轻吹过,枝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走在中珠联围沿线,如同走入一幅优美的油画中。

坦洲的美食文化同样丰富多彩,是 “广东特色水果之乡”,特色水果旅游园区主要位于裕洲村、新合村,园区内果场众多,种植番石榴、香蕉、火龙果、葡萄、无花果等多种小水果,全年均有水果收获,深受周边城市游客喜爱。坦洲还是著名的巴鱼养殖基地,“坦洲巴鱼” 远销华东。此外,坦洲美食一直以生猛海鲜、传统糕点糖水而著称,虾蝲膏、煎堆等坦洲味道,承载着一代人的美好记忆和独特情怀,虾蝲膏、黄鱼春被纪录片《老广的味道》重点推荐,来坦洲品味地道疍家美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在坦洲,游客可以尽情享受美食、娱乐休闲和旅游观光,深度体验湾区文旅夜市的独特魅力,感受这个小镇的独特风情和活力。

六、坦洲新征程

坦洲镇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坚实的现代产业基础,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坦洲镇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引领,进一步优化村庄规划,解决耕地 “碎片化” 问题,打造 “千亩方” 示范区,同时加快 “工改” 项目建设,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交通方面,坦洲镇将持续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在社会事业方面,将继续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此外,坦洲镇还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 “农文旅” 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大湾区的文旅新名片。相信在未来,坦洲镇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成为大湾区一颗璀璨的明珠。